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
二氧化碳捕集、回收與利用是實現碳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技術手段,以下是相關介紹:
二氧化碳捕集技術
化學吸收法:利用化學吸收劑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進行吸收,常見的吸收劑有醇胺類、離子液體等。該方法吸收效率較高,但吸收劑成本和再生能耗相對較高。
物理吸收法:通過物理吸附劑吸附二氧化碳,如活性炭、分子篩等。其優點是操作條件溫和,但吸附容量相對有限。
膜分離法:利用膜的選擇性透過性,使二氧化碳與其他氣體分離。該方法具有能耗低、操作簡單等優點,但膜材料成本較高。
深冷法:利用氣體組分的沸點差異,在高壓低溫下將二氧化碳液化分離。該方法分離純度高,但能耗較大,設備投資高。
吸附法:包括變壓吸附和變溫吸附等。其中,變壓吸附法發展較為成熟,適用于壓強大、低流量、高濃度二氧化碳的氣源。
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方式
地質利用: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儲層,如油氣田、鹽巖層等,實現長期封存。此外,二氧化碳還可用于置換可燃冰中的甲烷。
化工利用:二氧化碳可作為化工原料,用于合成甲醇、乙醇、碳酸酯等化學品。例如,化石能源制氫耦合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甲醇。
生物利用: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燃料、生物塑料等。
其他利用:二氧化碳還可用于食品保鮮、制冷劑、滅火劑等領域。
市場與政策支持
市場前景:隨著全球對碳減排的重視,二氧化碳捕集、回收與利用市場潛力巨大。2024年,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市場規模持續增長。
政策支持: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二氧化碳捕集、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發展。例如,將碳排放納入國家規劃,推動相關技術的示范和推廣。
進展
技術創新:飛達捷能開發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系統,通過分離提純和壓縮技術,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高效回收。
項目實施: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已成功運行,為大規模二氧化碳減排和利用提供了示范。
二氧化碳捕集、回收與利用技術的發展對于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,未來需要進一步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推動其廣泛應用。